干部职工心齐气顺劲足,收获更多的是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
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尚未脱困。2017年3月至年底,分两个阶段,围绕查大系统、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组织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和技术专家,坚持检查与执法、发现隐患与整治隐患、摸清底数与完善监管监察机制紧密结合,进行一次煤矿企业全面安全体检。
我国煤机装备制造实现了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创新发展的转变,为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近40年来,我国煤炭工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5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投产成功事件:2017年1月,由大连化物所和延长石油集团共同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示范装置产出合格产品。点评:不仅是兖矿集团,各煤炭集团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举在全国属首创,具有标杆意义。
2017年9月9日,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甘肃能源整合重组迈出关键一步。2017年以来,煤价稳定在合理区间,企业效益持续好转。通过兼并重组引导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煤矿加快退出,进一步压减煤矿数量,减少事故隐患,通过实施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煤矿生产系统改造升级,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二十四)对不具备长期发展条件、列入兼并重组重点对象的煤炭企业实行审慎的关联产业政策。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和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二十五)对不具备长期发展条件、列入兼并重组重点对象的煤炭企业加强债券风险防范。
(五)支持发展煤电联营。大力推进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不同煤种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企业规模,扩大覆盖范围,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煤炭生产企业应该在有资质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建立信用记录。(十二)通过兼并重组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资源优化配置。(二十八)加强煤炭领域诚信建设。
支持煤炭、电力企业通过实施兼并重组,采取出资购买、控股参股等方式,积极发展煤电联营。支持兼并重组企业依法依规增扩部分夹缝资源、深部资源和无法新设矿业权的边角资源。到2020年底,争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鼓励兼并重组主体名录企业对兼并重组重点对象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三、政策措施(十四)支持土地矿产处置。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督促、指导、协调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工作。
对第十六条至第二十条中列入兼并重组重点对象企业范围的,实行名录管理。有关省(区、市)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兼并重组项目应符合矿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要求,依法履行项目环评手续。(十七)严格环保法规标准约束。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依法实行有偿使用。(十八)严格质量标准约束。引导兼并重组相关企业主动发布综合信用承诺和依法依规生产、化解过剩产能等专项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各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合规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拓宽煤炭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制定兼并重组重点对象企业和主体企业名录管理办法,开展名录认定和公开等工作。允许资源不相邻的煤矿异地减量重组,重组后资源分期开发,保留煤矿退出前不得开采被重组煤矿剩余煤炭资源,重组主体企业做出分期开发承诺,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进行公告。
(二十三)对不具备长期发展条件、列入兼并重组重点对象的煤炭企业实行审慎的信贷政策。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对于产能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僵尸企业,坚决停止各种不合理补贴,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执法约束,加快退出。
支持兼并重组企业盘活土地资产,涉及的划拨土地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鼓励行业协会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完善会员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促进煤炭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上下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幅提高煤矿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实现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有关部门不得向其下达出口配额,不得给予中央财政安全技术改造补助资金。
兼并重组企业的土地,涉及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转产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可以5年为限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鼓励煤炭与煤化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出发实施兼并重组,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八)通过兼并重组推动过剩产能退出。结合电煤运输格局,以中东部地区为重点,推进电煤购销关系长期稳定且科学合理的相关煤炭、电力企业开展联营。
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按照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控制蒙东(东北)、宁东、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支持陕北、神东、黄陇、新疆煤炭基地通过兼并重组适度扩大规模,减少区内开发主体数量。对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鼓励其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对具备重组价值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并按照依法合规、平等协商的原则,与被兼并重组企业债权人确定债务承接的具体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 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 土 资 源 部环 境 保 护 部人 民 银 行国 资 委质 检 总 局安全监管总局银 监 会能 源 局煤 矿 安 监 局2017年12月19日。对不符合优化布局的煤矿资源,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到2025年,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先进产能为主体的煤炭供给新格局。要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杜绝拉郎配行为。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相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6〕1196号)等文件规定,充分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开展债务重组工作。对其中剩余资源确有开采价值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并向社会公告后,由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对其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设计开采方案,被兼并重组的煤矿必须关闭井筒、不得保留原生产系统,严禁多系统、多井口出煤,防止简单组合,逃避退出。
已经发行企业债券的,加强债券资金用途监管,实施企业偿债能力动态监控,综合施策防范信用违约风险。推广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项目生产过程应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做到开采过程排放达标。鼓励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设立资产管理专业平台公司,通过资产移交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开办煤矿业务进行整合。